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境内的安丰塘,古称芍陂,被誉为“天下第一塘”。
芍陂修建于春秋楚庄王时,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也是始建年代最早的库域型水利工程,清代武同举称其为“淮河流域水利之冠”,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1988年1月13日,安丰塘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13日,被认定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安徽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同年11月17日,又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中国水利工程活化石,至今仍在使用。直到今天,它的灌溉面积仍达到67万亩左右,几乎占整个寿县地区农业灌溉的一半以上。
关于安丰塘,还有哪些背后的故事,我们专访了淮南师范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松教授。
记者:“芍陂”(que bei)这两个字挺特别,很多人第一次会读shao pi,能介绍一下这两个字的含义吗?
李松:“芍陂”二字发音确实比较独特。“陂”字比较容易理解,在中国古代,拦水成塘称为“陂”,所以在中国古代就有陂塘一说。而“芍”字在这里发音“雀”,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各有依据。
据最新研究显示,寿春这一带在战国中期成为楚国的马政之地和东方经济区,也就是楚国养马的地方和粮仓所在地。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包山楚简上有“啻苴之田”四个字,根据古音韵学上的解读,“啻苴”二字,前面取其声母,后面取其韵母,其古音合读与“雀”音相近,遂衍化为今天“芍”(que)字的读音。
记者:芍陂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塘吗?
李松:从中国陂塘水利兴修的历史来看,芍陂的确堪称“天下第一塘”。
记者:这口塘到底有多大?
李松:芍陂创建时规模比现在更大,周长大约在60公里左右,水面面积大约有80平方公里。我们今天看到芍陂又称安丰塘,随着历代淤泥堆积及演变,其面积逐渐萎缩,建国后国家对安丰塘进行了堤岸整修和加固,今天它的周长约为25公里左右,在高水位时水域面积可达34平方公里。
记者:真的很难想象,这可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主要依靠一些简单的木制工具和青铜工具来完成。史料中有没有记载,修建这口塘,当年多少人花了多少年才修建而成的?
李松: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在中国古代,陂塘的修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古人修水利工程一定是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条件。因为当时没有现代化机械,全靠手挖肩挑。
芍陂创建的具体的时间和年代,由于文献匮乏,现在很难准确判断它修建于哪一年。我们只能大致推算出,它是在春秋后期由孙叔敖主持修建的。而且根据目前研究情况来看,芍陂应该不是一两年内修建完成,因为作为一个大型水利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
古代治水专家孙叔敖是谁?
记者: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将孙叔敖列为第一人;毛主席在视察淮河时也多次提到孙叔敖,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治水专家。孙叔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为什么能主持修建芍陂呢?
李松:为什么是孙叔敖来主持这样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是孙叔敖的家世背景。孙叔敖出生于工程世家,他原本姓蔿,草字头,下面一个“为”。他的父亲就曾在楚国主持过大型的土木工程,他的兄长也曾主持类似的土木工程。所以孙叔敖从小耳濡目染,了解、熟悉和掌握了这些土木工程的修建,有这样的经验。他在修建芍陂水利工程之前,曾经在淮河上游地区的固始县境内修建过雩娄灌区,拥有相当的水利工程经验,这为后来主持更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修建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他获得了楚庄王的支持,被任命为楚国令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有了这样一个职位,就可以充分调动楚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综合各方面资源来兴修水利。
第三个因素是他充分利用了当地地理环境和水文资源条件。寿县介于江淮之间,整个地形地势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南部是大别山余脉,东北地区则属平原地带,在寿县中部地区汇聚了许多西南部山区来的山水。孙叔敖就是利用这种地形地势和当地的水文条件,拦水筑坝,修建了芍陂。整个工程依南高北低之势,成簸箕状横亘于寿县中部地区,实现了宣泄有序,灌溉有时的良好效果,体现出古人高度的智慧。
记者:您刚才提到,孙叔敖出身土木工程世家,他的父辈就从事土木工程营建工作。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中,楚国是不是特别会修水利工程?
李松:楚国的确擅长水利工程的修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楚国崛起于江汉平原。虽然它早期是从黄河流域进入到长江流域,但真正起家还是在江汉平原。
如果仔细看楚文化会发现,其实整个楚文化是一种平原型文化,水稻生产在整个江汉地区一直比较盛行。众所周知,水稻对于水的需求是比较高的,所以在江汉平原发展时,楚国人就比较注重水利建设。例如春秋时期,楚在湖北宜城修建的木里长渠引灌工程。
在楚国东扩过程中,逐渐进入到江淮地区,无论是淮南还是淮北都有广阔的平原,这为楚国发展农田水利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所以它进入到江淮地区后,很快发现这个地方适合种植水稻,所以就开始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以维持农业生产的需求,这一时期孙叔敖创建的芍陂和大业陂均是因应水稻种植而兴修的水利工程。
记者:芍陂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首,当时这个水利工程的水平到底怎样?
李松: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芍陂比都江堰还要早三百多年,堪称到目前为止,中国水利工程的活化石。很多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但芍陂却一直延用至今。
如果从早期水利工程的建筑水平来看,初创时期的芍陂应该说还是比较粗犷的。不像现在,我们塘是塘、坝是坝、闸是闸。它的拦水筑坝,是利用冬季枯水季节,使用版筑技术逐渐层垒的修建出芍陂的西堤和北堤。技术上还是比较粗糙,但已形成了大型水利工程的规模。
目前有学者考证,先秦时期,芍陂上游除了来自龙穴山和望城岗一带的山水外,还开辟了一条引自淠水的子午渠。芍陂的西边有条淠河,是整个淮河流域南岸最大的一条支流。这条子午渠就是连接淠河与芍陂的人工渠,它的开挖成功,增加了上游来水量,解决旱季水源不济问题。这条水道根据后来测量,大约长是18公里左右。这条子午渠在历史上曾经是芍陂的重要输水通道,建国初期还曾一度疏浚该条水道,以满足灌溉需要。
芍陂对楚国迁都寿县有影响吗?
记者:我们都知道,楚国800年一直在迁都,芍陂的修建对楚国最后迁都寿县有影响吗?
李松:春秋后期,在楚庄王的鼎力支持下,孙叔敖在寿春修建了这样一个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江淮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此后整个江淮地区进入到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铺平了道路。
根据包山楚简上的记载,战国中期,寿春一度成为楚国的粮仓和马政之地,也就是说,当时这里已成为楚国在东方的经济区和重要的战略据点。
战国后期,随楚国被迫东迁,最后落脚在寿春,这和芍陂的早期开发,使此地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分不开的。
记者:芍陂对于今天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哪些价值?
李松:当然,芍陂对今天整个淮南地区的灌溉还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灌溉面积达到67万亩左右,几乎占到整个寿县地区农业灌溉的一半以上,是寿县成为国家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基础性条件。
除了灌溉功能外,芍陂在水产养殖和渔业经济方面也有显著成果,近年年产各类鱼类150万公斤,是地方多种经营发展的基础。
由于芍陂是经过人工干预建立起来的水库,属于半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种植业、提供工业和饮用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在抵御洪水和预防灾害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其对稳定和调节地方气候,保持空气湿度,以及维持地方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其生态环境价值不言而喻,对江淮地区生态系统的维持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芍陂在寿县地区乃至整个淮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是一个关键性的存在,甚至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这一古老水利工程在历经2600年的风雨后,依然在发挥着它的光和热,润泽着江淮大地的黎民百姓。
记者:安徽在建国后,也修建了像淠史杭工程、引江济淮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在您看来,几千年前楚国的水利工程文化,对今天会有一些影响吗?
李松:个人认为是有影响的。早期楚国在修建水利工程时已经注意到,不仅要拦水筑坝、设置水门,使宣泄有序,而且要勾连天然河道,并时加疏浚,形成河塘共生的格局,才能使灌溉效益绵延长远。这对于我们后世、尤其是建国后水利工程的修建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大家都知道,建国以后,安丰塘被纳入到淠史杭灌溉工程当中,事实上,当时在修建淠史杭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安丰塘水源不足问题。因为经过明清,尤其到民国后,因为上游拦水筑坝,导致安丰塘水源不足。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对原有的淠河进入安丰塘的水道进行了裁弯取直,直接修了一条淠东干渠,彻底解决了几千年来芍陂水源不足的问题。
我提过一个观点:今天的淠史杭工程,是长藤结瓜式的系统水利工程,是在当年楚国修建芍陂水利工程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个现代化大型的综合灌溉体。这一综合性灌溉工程体,吸收了以往芍陂水利工程的诸多优点,形成了河、湖、渠、库、塘、坝、闸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是中国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典范。
记者:今天我们正在做一件更伟大的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实际上也是在进一步打通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之间的水道。
李松:是的,把长江水引入到淮河中,来缓解整个淮北地区水资源的紧张格局,这一水利工程的意义非常重大。我想,引江济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我们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古人智慧,包括楚国修建芍陂水利工程的经验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来造福民众的一个非常重要举措。